通篇阅读

字:
关灯 护眼
通篇阅读 > 公若不弃,愿拜为义父 > 第417章 多心经

第417章 多心经

  第417章 多心经 (第1/2页)
  
  老和尚传授给小羽的《多心经》,只有一百零八个句,算上标点符号,也不到一千字。
  
  小羽对《多心经》还有些熟悉,就是那部有“舍利子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经文的《般若波若蜜心经》。
  
  “开篇就是‘观自在菩萨’,难道这是观音菩萨的经书?”
  
  老和尚反问道:“你的《太极长春功》中,开篇就是‘太极’,难道‘太极’是你创造的?或者你的吐纳功法,是太上老君创造?”
  
  小羽若有所思道:“太极不是任何人创造,太极是大道,只是被老君认识并确定。我也不是随意取名,我的功法的确参考了‘太极之意’。”
  
  老和尚道:“‘观自在’和‘如来’,和太乙玄门中的‘太极’、‘阴阳’、‘四象’差不多。
  
  抽离一切佛门教义和功果,观音和如来真正的名字应该是‘慈航’和‘释迦牟尼’。
  
  当然,慈航和释迦牟尼都经过无数次转世,还有很多过去和将来的名字。”
  
  小羽道:“也就是说,《多心经》和观音菩萨无关?”
  
  老和尚摇头,“《多心经》不是一部正统的经书。至少在此时,并没在灵山流传开。
  
  灵山虽分为很多部派,却也会举行众部派大结集。
  
  在集会上,各部派代表轮番登台讲法。
  
  《多心经》是第三次大结集中,慈航聆听众部派之心法后,做出的总结。
  
  故而《多心经》这片经文是慈航创造,但《多心经》讲述的心法,不是她独创之法。”
  
  小羽激动道:“《多心经》是佛教炼心之法的总纲?”
  
  老和尚沉吟道:“你这么想也不算错,此心经乃修真之总经、作佛之会门。
  
  哪怕下愚之人,慧根不足,常常诵念《多心经》,也能摒弃心中魔障,不受心魔所伤。
  
  你慧根比之阿难、金蝉子、龙树、须菩提之流,肯定是远远不如。
  
  但相比三界凡俗之人,你却称得上‘颇有根器’。
  
  但‘根器’犹如炼气修仙中的‘仙骨’,只有仙骨,是远远不够成为天仙的。
  
  只有根器,却无苦功,犹如对镜描花,徒有其表。”
  
  说到这儿,老和尚再次抬起蒲扇大的手掌,拍在小羽头顶上,道:“《多心经》是老衲替燃灯佛传授于你。
  
  如今分别在即,老衲也送你一点东西。
  
  你记好了,老衲所授,价值不比《多心经》低。”
  
  小羽精神一震,立即聚精会神,满含期待地看向老和尚。
  
  老和尚掌中佛光大放,小羽仿佛自己的心灵之窗口,被人拿着毛刷子从内到外洗刷了一遍,心之明镜台被擦拭得一尘不染,好轻松,好透彻。
  
  “行持佛法,人间苦修!”老和尚张开嘴巴,每个音节都洪亮无比,仿佛九天神雷落在小羽心头,震得她脑瓜子嗡嗡响,身子摇摇晃晃。
  
  “好了。”老和尚松开手,问道:“老衲传法完毕,你有何感悟?”
  
  小羽茫然道:“您传了我什么法?”
  
  “啪!”老和尚抬手就是一巴掌,拍在她后脑勺,差点将她打翻在地。
  
  “有何感悟?”他再次大喝。
  
  小羽念头沉入心底,好一会儿,若有所悟道:“行持佛法,人间苦修。”
  
  老和尚微微颔首,面露满意之色,“灵山上得传佛经的比丘,多如牛毛。
  
  他们本身也天资过人,可为什么成佛者寥寥?
  
  别说成佛,连罗汉果位都很难证得。
  
  道门炼气有成的关键,是仙根、仙福、仙缘。
  
  有此三者,纵然游戏红尘,也能在几年内结成‘还丹’,成就天仙业位。
  
  佛门修行,慧根很重要,佛法也重要。
  
  可佛法和慧根都只是基础,在佛门,最重要的是苦修。
  
  先前老衲跟你说,金蝉子自行开悟,完成七处证心,这是何等惊才绝艳?
  
  但他大抵是如来众弟子中最难成佛的。
  
  如果他在道门,此时早已成就金仙业位。
  
  道门首重‘悟道’,不需要苦修。
  
  资质不行,苦修没用。
  
  道士只需要‘静修’,静是为了定心。
  
  而和尚想要成佛,却一定得吃苦,更要乐于吃苦、懂得吃苦。
  
  苦修中的‘苦’,是悟得真心本性的必由之路。”
  
  小羽疑惑道:“金蝉子不是已经完成七处证心,找到真心,怎么还要悟得真心本性?”
  
  老和尚淡淡道:“你也说了,只是‘找到’。‘找到’是开始,不是结束。
  
  就像道门的天仙,天仙结出的‘金丹’并非真正金丹,而是还丹。
  
  把‘还丹’养熟,完成纯阳纯阴之变,才有机会成为不朽不坏的金丹,那时天仙也成了金仙。
  
  现在你是凡人,才觉得天仙精贵无比。
  
  若不能成为金仙,天仙、地仙、神仙、人仙、凡人,在道祖眼中没任何区别。”
  
  小羽沉沉点头,道:“多谢大师指点,我必定‘行持佛法,刻苦修行’。”
  
  老和尚教她的不止是这“刻苦修行”四个字。
  
  有句佛门偈颂:身是菩提树,心为明镜台。时时勤拂拭,莫使染尘埃!
  
  又有: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!
  
  后者的境界,明显要高于前者。
  
  可无论前者还是后者,都只是在陈述一种状态。
  
  甚至可能都不是现实中他们各自的状态,而是臆想,是吹牛。
  
  就像两个街头闲汉吹牛自己当了皇帝,晚饭吃什么。
  
  闲汉甲说:我要吃山珍海味,鲍鱼燕窝。
  
  闲汉乙说:山珍海味、鱼翅燕窝算什么?我要用山珍海味、鱼翅燕窝喂猪喂鸡,再将从小吃人间美味长大的鸡和猪宰了,请皇宫御厨好好烹饪。
  
  很显然,闲汉乙的话,更让周围听众震撼。
  
  问题是,两个闲汉都没有说出达成这一结果的具体步骤。
  
  无论是“时时勤拂拭”,还是“本来无一物”,都是极高的心境修为。
  
  即便初读佛经的凡人,也明白“空”是佛的境界,可如何达到空之境呢?
  
  老和尚在拍小羽脑袋、出声棒喝的同时,还让小羽明悟了如何“行持佛法,人间苦修”。
  
  他传授了她具体的、可实际操行的步骤。
  
  这才是最重要的。
  
  老和尚教她的苦修法,顶了天也就是“心如明镜,时时拂拭”——擦拭自己的心灵,保持干净透明。
  
  境界不算太高明。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: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