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篇阅读

字:
关灯 护眼
通篇阅读 > 重回1958,打造世纪豪门 > 第583章 第一台计算器的诞生

第583章 第一台计算器的诞生

  第583章 第一台计算器的诞生 (第1/2页)
  
  当然,香港的区域特性加上未来内地的改开,那几乎就注定了,无论现在发展什么,将来都会迁移到内地,这是没办法阻拦的;
  
  只是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,将自己这一代认真做好就行了,真要是考虑几十年后的事情,那啥事都不用做了,即使是今天的日本,几十年后也会面临工业衰败、空心化、老年化的问题等等,甚至未来的内地可能也会一样;
  
  无论怎么样,自己这一代的经济强了,那至少这个时代的人生活质量会高很多,且财富积累下来后,也会惠及下一代,哪怕下一代很多产业都没了,也会间接受益于上一代的高经济发展。
  
  “嗯,彩电工厂的人,比以前塑料厂的的确舒服多了。”白玉姗又问道:“感觉外资工厂,似乎比香港工厂的工资都要高一些,可能就长兴集团这边能跟一些外资比了。”
  
  杨文东笑道:“没这回事,本质是要求也高多了,你别看一家外资一家香港工厂员工待遇差一些,但招聘要求就高不少,其实就是你有什么能力,拿多少钱,大部分情况都是这样,少数比如运气好进了好公司。”
  
  如今香港的外资工厂越来越多,这个问题虽然没有互联网而导致没人讨论,但很多人都知道外资工厂的待遇要好很多;
  
  可人家要求也高,在健康、学历、过去经验甚至外语方面要求都比港资工厂高一些。
  
  前世内地也有内外资工厂之分,外资工厂普遍比内地工厂福利高一点,但招聘的要求是不一样的,如争议最大的特斯拉与比亚迪,在工资上面的确有差距。
  
  可一个在一线城市大上沪,一个在三五线城市;一个招聘要求大专毕业+其他主机厂类似经验,一个初中毕业就要,这根本就没有可比性。
  
  “也对,希望香港越来越好吧。”白玉姗也没有想太多。
  
  杨文东点点头道:“会的,我们的根在香港,香港经济发达了,成为亚洲乃至全球最顶级的城市,那我们也能从中受益。”
  
  虽然高房价重金融会逼走工业,但对于地产商却是好事.这些年来,长兴集团已经囤积了很多地皮,光是大型工业地皮就远超过千万尺了,这些其实都没有算进地产公司名下,不然置地也比不过。
  
  很快,车队抵达一家名叫长兴-惠而浦(香港)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的门前,多名鬼佬以及王志群与一些华人,已经在门口等待。
  
  “杨生、杨夫人。”王志群连忙上前,笑道:“得知您要来,今天全体公司高层员工都来门口迎接了。”
  
  “不用这样,散了吧,留几个就行了,其他人做自己的事情去。”杨文东挥挥手说道;
  
  这种事很常见,一个大老板来自己旗下一个工厂,那工厂内部能不重视吗?这种事在很多地方都一样;
  
  杨文东也不至于阻止,人家也是表达一个尊敬意思,那自己到了就可以散了,不然这么多人,他也记不住,留几个核心就行了。
  
  “好。”王志群答应后,很快不少人都散了,只留下七八人,随即逐个的介绍给杨文东与白玉姗;
  
  二人也只是点头回应,鬼佬几个是惠而浦公司常驻香港的高层,与长兴集团一起管理公司,大家熟悉之后,王志群便带着杨文东夫妇与总部几人,一起朝着工厂内部走去。
  
 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,所有人一起参观了工厂的两个大型车间,一个生产空调,一个生产冰箱。
  
  差不多一圈之后,杨文东问道:“这两个工厂的零部件本土化,大约有多少了?”
  
  王志群回道:“大约60%,产品的外壳、内部塑料件、电线、金属架构、风扇、电机都是香港生产的;
  
  而压缩机、冷凝器、制冷剂、一些重要阀门还是从美国那边进口的。”
  
  “压缩机我记得我们自己不是已经能生产了吗?”杨文东反问道。
  
  在与惠而浦合作之前,荣耀电子便开始自己生产白色家电了,不过走的是低端路线,加上渠道有限以及海运成本这几年非常高昂,所以销量也是不温不火;
  
  为此,杨文东才决定走前世内地的合资之路,先将产业在香港做起来,然后再谋求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;
  
  当然,外资也不是傻子,他们与自己合作,也是有一些限制的,避免自己的单独品牌与合资品牌起冲突。
  
  王志群道:“是的,但在质量与性能上达不到惠而浦的要求,无论从制冷速度、电耗、静音程度、重量大小等等,我们都比不过,惠而浦那边也不认可,所以短期内也只能从美国进口;
  
  不过因为都是出口美国的产品,所以单从外汇及利润方面,我们也不亏。”
  
  “我知道不亏,但如果产业链只能提供一些外壳什么的,那还有什么意义?”杨文东摇摇头说道。
  
  做实业,虽然不至于每一种都是高科技,可至少部分是要有的,不然做一些低端产业赚钱,那还不如安心的炒房子;
  
  全球又能有几个工厂,利润率能够比得上香港的地产?
  
  王志群道:“是的,我也已经让压缩机及电机公司的技术工程师去欧美走访,准备购买合适的技术与生产线,保证能够跟得上要求。”
  
  “行,在香港重新研发的确不现实,先买也好。”杨文东说道。
  
  其实以前也可以买,但那个时候香港没有高端白色家电工厂,自己买了造出来的品牌,又不被市场承认,那就没什么意义;
  
  现在香港有了外资的合资工厂,产品借助外资的渠道直销海外,那自己这边就有了生产中高端家电零部件的根基;
  
  而有了一定的生产,那再继续研发升级也就是有可能了,毕竟从0开始比较难,但从1-10可能就简单多了。
  
  “是的。”王志群点点头说道。
  
  杨文东又问:“工厂的产能是多少?”
  
  王志群道:“目前一年的产能是10万空调,30万冰箱,后续就看市场需求以及香港这边的成本控制了,如果控制的低,那产能机会再增加,跟RCA一样。”
  
  “那就继续吧。”杨文东点点头,道:“早点将黑白家电的产业链全部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,不然我们的家电产业是很难发展起来的。”
  
  其实真的不是想什么都做,如果现在是在前世的内地,什么工业零部件都能买到,那他肯定只会安心做终端产品,如同前世的小米汽车,很多人嘲笑它就是组装技术,但实际上这种商业模式才是对的,利用成熟供应商的技术进行组合,自己负责总层面的产品质量与营销就行了。
  
  “好。”王志群答应道。
  
  杨文东又道:“这边就这样,我听说美国那边的计算器出来了?”
  
  早在去年,杨文东去美国的时候,便委托被他投资的英特尔研发计算器的硬件结构与软件设置,如今等了一年多时间,也终于得到消息了。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: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