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章 扬名 (第1/2页)
李杰人还没回家就一连接受了好几家媒体的采访。
80年代正是气功热的开端。
1979年3月11号,《川省日报》在头版刊登了一篇报导。
《大足县发现一个能用耳朵辨认字的儿童,有关研究部门已采取措施,对这一现象进行科学研究》。
这篇文章一经发出,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。
全国多地的报纸纷纷进行转载,连老美、香江等地的报纸都进行了报道。
这篇报道也拉开了浩浩荡荡的特异功能研究序幕。
各种天才、神童,层出不穷。
不过。
跟耳朵识字相比,李杰以九岁不到的年纪,力战多位围棋国手,豪取冠军的新闻,明显更具说服力。
那是真刀真枪杀出来的。
温市当地报纸、浙省省报、电视台,纷至沓来。
回到苏省,先是去了机关办了一场庆功宴,省报、省电视台又进行了一次采访。
接着,金陵当地的报纸、电视台也来了一遍。
回到姑苏,那更是轰动全市。
火车站月台、门口全部挂上了横幅。
喜报、恭喜、热烈祝贺的开头,屡见不鲜。
奖励也是拿到手软。
首先,全国赛的冠军奖金有三百块。
不是微信转我三百块,而是现金三百!
三百,其实不少了。
现在流通的是第三套RMB,没有一百面值的纸币,最高是10块钱的大团结。
足足三十张!
其次,省里又发了200块奖金。
回了姑苏,市里又奖励了一百块。
区里奖励了五十块。
棉纺厂内部又发了200块。
零零总总一共收到了850块的奖金。
而这,只是现金奖励。
省里得知他年底要去日本参加中日对抗赛,又额外发了200美金的特殊津贴。
另外,他现在还在省围棋队挂了名,每个月有50块的补助津贴。
八岁多就吃上了皇粮。
如果不是姑苏市没有专门的围棋代表队,他还能吃两份补贴。
市里虽然没有提供补助津贴,但奖励了不少票据,价值最高的是一张电冰箱票。
其他什么自行车票、收音机票、粮票、油票、布票,也收了不少。
名有了,利自然而然的就到了。
眼见儿子越来越能挣钱,甚至还有了工资,宋莹心里是五味杂陈。
这小子,小小年纪有端上了铁饭碗。
再过几年,工资估计比她和林武峰还要高。
她是既骄傲,又失落。
儿子太能干了,家长也会有一种挫败感。
除了市里、省里扬名,李杰也在姑苏一中出名了。
起因是林栋哲写的一篇作文。
《我的全国冠军弟弟》。
这篇作文被学校评为九月份初一月度最佳作文,被贴在公告栏的C位。
李杰出名了。
林栋哲也跟着出了风头。
虽然之前也有人知道他是‘宋仁’的哥哥,但并没有传开。
这篇作文一出,他直接在全校出名。
不论是同级,还是初二、初三,乃至高中部那边,都知道了学校有这么一个人。
至于李杰本人这边,时不时就有记者上门。
近一点的是苏省其他城市的报纸,远点的有京、津、冀等地区的记者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