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篇阅读

字:
关灯 护眼
通篇阅读 > 大明第一国舅 > 第85章 倒孔第一枪

第85章 倒孔第一枪

  第85章 倒孔第一枪 (第2/2页)
  
  但是皇帝改了《孟子》,现在改叫《孟子节选》,这才是读书人该读的书。
  
  读书人所谓的硬骨头、气节等,也就是那么回事。
  
  马寻也就是笑了笑不说话了,继续戳朱元璋的肺管子可不是好事情。
  
  看到马寻不说话,朱元璋问道,“听你那意思,好似对圣人不太喜欢。”
  
  “姐夫,我还是尊孔圣的。”马寻强调说道,“只是我不大喜欢现在的这些孔家人,他们若是品德好也就罢了。你自己说说,孔家人写了多少降表。”
  
  朱元璋愣了一下问道,“降表,他们给谁写了降表?”
  
  马寻也愣了一下,实事求是的来说,孔家人还真没有给朱元璋写降表。
  
  也就是徐达北伐的时候,孔希学与曲阜县尹孔希章谒见徐达部将张兴祖,然后孔希学更进一步去军门前求见徐达。
  
  其实现在孔家还没到那一步,也就是北宋、南宋出来了个‘四支三衍圣公’的局面,明末才是忙着去和李自成、女真亲近,到了清末忙着和德国人、日本人饮酒,忙着为袁大头、校长站台。
  
  历史上中国有两个千年世家,一个自然是孔家,一个就是龙虎山的张天师一脉。
  
  马寻赶紧解释着说道,“这些人忙着审时度势呗,劝人忠、自己改换门庭就快,哪个保了他们的富贵和地位他们就开心。曲阜的庄田多,这本该是用以俸祀孔圣,他们可未必如此。”
  
  朱元璋有些不高兴了,因为他也划了很多地给衍圣公。
  
  朱元璋强调说道,“他们到底是孔圣后裔,养着这些人,读书人心里也高兴。”
  
  “供的是圣人,不是孔家!”马寻则说道,“既然是唐宋之制,给个七八品的官就行,给一品是什么道理?蒙古人笼络人心,我大明是异族吗?”
  
  朱元璋一时语塞,好像对啊。
  
  那些女真人、蒙古人为了笼络汉人地主等,确实要抬高孔孟,可是我是汉人啊。那些异族给了衍圣公高官爵,我怎么给的还更高了?
  
  马寻继续说道,“现在学的这些孔孟,好多都不是汉唐的儒家,是南宋的程朱理学。这东西是蒙古人认可的官学,蒙古人为何如此,姐夫难道不知?”
  
  朱元璋立刻说道,“我又不像你姐弟两个诗书传家、喜欢读史书,我哪知道!”
  
  这下好了,马家又成了诗书传家了。
  
  马寻只能说道,“那时候说程朱,这就是君臣大义盖过了华夷之辩。蒙古人待那些读书人优厚,不纳税倒也罢了,土地兼并也不管。姐夫也该知道元末的时候多少名士为元朝殉节,这一次跟着元主逃去草原的,又有多少读书人!”
  
  听到马寻这么说,朱元璋的脸色也变了。
  
  其实程朱理学有一定的可取性,有些地方也是有些先进性,或者是符合时代的特性和符合统治者的利益。
  
  不过在元朝的时候对程朱理学进行了发展,明朝还有王阳明、顾宪成、高攀龙、黄道周的各自发展,到了清朝更有一大堆人进行歪曲,所以‘存天理、灭人欲’、‘三纲五常’变得深入人心了。
  
  其实这一开始,也是有为了压制皇权的意思,但是不断发展就变得奇奇怪怪了。
  
  朱元璋用马鞭指了指马寻,“管好你那张嘴,这两年不准说这些事情。等到中书省收拾好了、等到骄兵悍将的兵权给收拾了,这个事情咱们再细细商讨!”
  
  看到马寻不说话,朱元璋警告说道,“俺也信不过你,你读了几本书不假,也不知道是从哪学的。回头得问问标儿,他读的书比你我都多,比你我都有才学。那些大头巾说不准骗了咱,回去再合计!”
  
  完全可以理解,马寻读过书,但是大家都知道算不上读的太精通。
  
  所以有些事情还是要问问好大儿,好大儿的才学在朱元璋看来才是天下第一。
  
  马寻就赶紧开口了,“姐夫,我又不傻。也就是当着你和姐的面我敢这么说,在标儿面前说不定也敢。其他人面前的话,他们说孔圣后嗣好,我就跟着说他们好。”
  
  朱元璋忍不住瞪向马寻,“他们说孔圣后裔好,你就不说他们修降表了?”
  
  马寻仔细想了想才开口,“看情况,他们人多我肯定不说,全都是读书人我也不说。要是徐大哥、常大哥他们都在,那我就说孔家人修降表。”
  
  朱元璋忽然笑了起来,说道,“你啊,等我和你姐不在了,你就跟着标儿。到时候全天下人都骂你,你是长辈,就该担着骂名。”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: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