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篇阅读

字:
关灯 护眼
通篇阅读 > 大明:区区刁民,反了天了? > 第一百三十六章 晋商的应付手段!

第一百三十六章 晋商的应付手段!

  第一百三十六章 晋商的应付手段! (第2/2页)
  
  不光是张谊,王瑶也觉得此事不妥。
  
  张宁吐了口气,解释道:“这事听起来冒险,但实际上风险却并不大。”
  
  “说是民变,实际上只需要我们煽动手下那些佃户们,主动出来阻挠朝廷那些人就行了。”
  
  “到时候让佃户们把朝廷那些人住的驿站一围,他们肯定会去蒲州卫调兵。”
  
  “然后再让侯威配合我们演一出戏,制造出兵败的假象,到时候朝廷肯定会感到压力。”
  
  “注意,千万别伤到那些朝廷的钦差!”
  
  “等朝廷的人离开平阳府之后,再将佃户散去,一切恢复原样。”
  
  “我想这么一来,朝廷再想清丈平阳府的田亩,就要再掂量掂量了。”
  
  “而且我们张家和王家又不出面,朝廷想查也没处查去。”
  
  听完张宁的话,房间里陷入了沉默。
  
  张宁的计划,可行性是有的,而且风险对他们两家来说,确实也不算大。
  
  但王泽总是觉得哪里有些不对,好像有什么重要的因素,被他们刻意地忽略了。
  
  张宁等了一会,才问道:“所以王兄,伱对这件事怎么看?”
  
  王泽喝了口茶,斟酌着开口:“张兄好妙计,只是北边催得急,眼下我的精力还是得放在北边的生意上。”
  
  “这样吧,朝廷清丈田亩的事,都由张兄定夺,张兄要做什么,王家定当鼎力支持,王家在蒲州的资源,也随张兄调动。”
  
  张宁知道王泽其实是不太愿意参合这事的,他能做到这个程度,已经是很不容易了。
  
  毕竟王家大部分的产业,都在北边的生意上,他更上心北边也是正常的。
  
  而张家在蒲州购置了最多的地产,所以张宁更关心朝廷清丈田亩的事。
  
  同时王家在北边的生意里,同样也有张家的股份。
  
  眼下说完了蒲州的事,张宁也询问起北边的生意来。
  
  “这次北边的生意怎么样?需要哪些东西?”
  
  王泽指了指王瑶:“瑶儿,你来给你张叔说说。”
  
  “是父亲。”
  
  王瑶起身,将北边的生意一一道来。
  
  “张叔,这次北边要的最多的东西,就是铁片了,一共要三千片,这张叔可得想想办法了。”
  
  “三千铁片,没问题,我可以从彰德府调来。”
  
  张宁略一思考之后,便答应了下来。
  
  王瑶:“还有就是两千斤茶叶,我们王家库存只有一千三百斤,得靠张叔补上这七百斤的空缺了。”
  
  张宁点点头:“这大冬天的要茶叶,确实是不好找,不过张家今年春天刚好屯了一批茶叶,可以补上。”
  
  王瑶继续说道:“最后就是粮食了,今年冬天北边缺粮缺的厉害,还有一万三千石的缺口。”
  
  “一万三千石?这么多?!”
  
  张宁沉思一会后,突然问道:“今年春天,朝廷要多少粮?”
  
  “朝廷贴出的布告是两万石,按照规矩,我们两家一人一半。”
  
  张宁没有把话说满:“我们张家今年在北边购置的土地,今年一共产了八千石粮。”
  
  “再加上蒲州的库存,还有一万一千石,这两相加,就是一万九千石粮食了。”
  
  “还剩四千石两粮,我再想想办法,看能不能找人借调一些。”
  
  “但不能保证一定能筹到粮啊。”
  
  王瑶听到这里,神色一松,微笑道:“张叔尽力便可,就算差一些朝廷的粮,我想周将军应该也能理解的。”
  
  王瑶所说的周将军,就是宣府负责收粮的副总兵官周弘毅。
  
  每年朝廷发布征粮布告之后,都由王张两家,将粮食运到宣府,然后从周弘毅那里拿到捐抄。
  
  再用这个凭证,到朝廷换取盐引。
  
  在很早之前,聪明的晋商们就发现,与其每年都要费大量的力气,将粮食运到边镇。
  
  不如就在边镇地区买地屯田,招募边镇佃户,为自己种田。
  
  收获的粮食,可以就地供给边镇,将运输费用节省下来。
  
  而张家,就是在宣府和大同府这两个地方,拥有最多土地晋商。
  
  最后,张宁又问道:“这次货什么时候起送,又由谁来送?”
  
  王泽露出一个微笑,有些自豪地回答:“这次的货,五天后起送,由瑶儿负责运送。”
  
  张宁惊讶地拱拱手:“王兄好福气啊,令郎已经可以为你分忧了。”
  
  王泽和王瑶两人,笑而不语。
  
  商量完这两件事后,四人便结束了会议。
  
  张宁让张谊带着王瑶,去张家的库房里,取北边要的东西。
  
  与此同时,一张拜帖被家里的下人,送到了张宁的手中。
  
  (本章完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: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